【創意展覽】PMQ元創方辦香港設計展 展現本土創意產業的現代與未來

休閒消費

發布時間: 2020/09/16 18:35

分享:

分享:

本周五(9月18日)開始,於PMQ元創方地面廣場舉行的「Re-edit 香港設計展現」,可說是一個十分本土的展覽,不單展出本地設計師的作品,展品主題也圍繞香港的傳統文化、工藝與可持發展,在細說本港創意產業過往的同時,也展現了現在與未來。

展覽除了讓本地觀眾欣賞及認識香港設計師的獨特創意,明年更會移師至米蘭設計周展出,讓設計師可在世界級的設計平台上汲取經驗、互動交流,拓展國際視野。

極富香港特色

Re-edit策展人周婉美指出,愈來愈多企業關注人文價值,令文化、設計及商業領域漸漸互相交疊,形成獨特的產業鏈,也帶出城市文化與人文質素。是次展覽由不同設計師之間的聯乘,創作出一系列藝術品及生活用品,以設計探索文化。各展品分別透過語言、社區、科技、歷史、工藝等元素,探討如何塑造身份特性。此外,展覽中的藝術裝置均極富香港特色,相信觀眾身處其中,定必能從中有所啟悟。

香港室內設計協會《包山》(主辦機構提供)

展覽由充滿想像力的大型藝術裝置《包山》打頭陣,讓觀眾體現了設計與環境的互動。裝置由香港室內設計協會的建築、室內、燈光及空間設計師攜手打造,重現以往本地漁民祈求平安及免受海盜侵擾的傳統儀式。作品採用了9,000個平安包組成山巒起伏的地景,配以燈光設計及煙霧機裝置,將包山重塑成文化工藝品。

展品更打破常規,讓參觀者可以在布滿平安包的裝置上坐下或從旁觀賞,感受這個廣為人知的香港風俗,以及展品所呈現的不屈不撓精神。

蕭俞《Knotting Mill》(主辦機構提供)

《Knotting Mill》由時裝設計師出身的蕭俞創作,靈感來自香港戰後鼎盛的紡織業。當時上海實業家紛紛在港設立工廠,培育本地紡織工人。這些產品價廉物美、出口到世界各地。蕭俞基於這段歷史,創作了這件模仿一台棉織機的裝置,原本的紗錐被巨大的結取代,而這些結又與掛在中央的抽象繩結雕塑相連,當中的紗綫和繩結象徵了香港紡織業的歷史印記。在她的當代演繹中,繩結代表從前香港紡織業的人、物、回憶,反映香港紡織業振興本地經濟的輝煌歷史。

曾首彥《十種氣味》(主辦機構提供)

手工蠟燭BeCandle的創辦人曾首彥,創造出《十種氣味》的香味體驗來喚回大家對虎豹別墅「十殿閻羅」壁畫的記憶。他還設計了一個鐘擺形香薰擴散器,採用實驗材質泡沫鋁保存和擴散香油。

文智來《Routine Fantasy》(主辦機構提供)

生活在香港這個密集的城市,大多數人都能體會生活空間細小的苦惱,文智來的混合媒體作品《Routine Fantasy》,將毫不相關的陌生人強擠在同一空間,描繪出大家熟悉的都會景觀。

Julie & Jesse《流動傢具》(主辦機構提供)

設計二人組Julie & Jesse以虎豹別墅萬金油花園石林作靈感,設計出一系列《流動傢具》凳子式作品,形態仿如色彩繽紛的中式觀賞岩石,並加上了地氈和輪子。

AaaM建築設計工作室《再生紙熒》(主辦機構提供)

AaaM建築設計工作室的3位建築設計師,利用紙包飲品盒升級再造,提供一個解決固體垃圾的方法。紙包飲品盒由一層層鋁、聚乙烯和紙組成,通過清洗、壓平、摺疊,化身成一個個圓錐形的蜂巢,而鋁的銀灰金屬色彩造成略為反光的表面,在裝上節能LED燈後更會閃閃發光。《再生紙熒》鼓勵公眾重新思考日常對一次性包裝物料的過度消費,透過廢物回收和教育實踐真正的可持續發展。

冼美玉《浪》(主辦機構提供)

香港時裝設計師冼美玉希望提高大眾對保護海洋的意識,以循環再用的布料創作出立體藝術品《浪》。她把質感對比鮮明、大量剩餘的可持續物料編織在一起,呈現出香港一千多個島嶼的自然面貌,雕塑的織物一端被固定於框架的金屬環,末端溢出框架外,仿如湧到岸上的海浪,以一種「未完成」和「不完美」的狀態,剌激觀眾反思如何停止海洋污染。 

Re-edit 香港設計展現

日期:9月18–10月4日

時間:11am–8pm

地點: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方地面廣場

門票:免費入場 / 網上虛擬展覽同時推出

記者:李越樺